信息化概况
首页
>> 威海工业 >> 信息化建设 >> 信息化概况
威海市信息化建设情况

发布日期:2017-05-22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 威海市经信委 字号:[ ]


【概况】 威海是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、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、首批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市、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地区、山东省数字城市试点市、国家和山东省智慧城市试点市、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、宽带中国示范城市,连续4届荣获中国城市信息化50称号。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,连续3年入选中国智慧城市建设50强和中国十大智慧城市。

【基础设施】 截至2016年底,威海电信业务总量47.75亿元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3万门,用户总数45.07万户;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08万门,用户总数350.43万,其中3G以上移动电话用户238.3万;宽带用户总数101.21万,宽带用户普及率79%。光缆总长度60.52万公里;建有移动基站10438座,其中3G基站3393座;4G基站6662;城市出口带宽800G。深入实施宽带中国?光网城市计划,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,统筹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。目前,全市骨干通信网和接入网均已全部实现光纤化改造,城市家庭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99.5%;农村家庭1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%

【两化融合】成山集团、山花地毯、芸祥绣品3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,目前总数达到8家,其中天润曲轴、金猴集团已通过国家首批认定。迪尚集团、好当家集团、万丰镁业等14家企业入选省级贯标试点。全市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。2016年全市共有电子商务园区27个,各类电子商务平台60余个,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468亿元,同比增长39.8%,网络零售额约238亿元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.3%

【智慧城市】 全年重点推进了智慧公交、市民网、市民卡、智慧供热、智慧交通等十余个项目建设。智慧公交项目全部营运线路均实现智能调度运行和GPS车辆定位,市中心区共建成电子站牌730余座,公交枢纽实现电子站牌全覆盖,手机公交APP客户端日点击量平均在7.6万次左右。市民网项目已接入全市58个委办局的服务14大类1800余项,包括15类账单的查询缴费,500余项在线办事服务,70%以上的服务延伸至三个区市,惠及全市280万市民。入选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在线服务最佳实践案例。市民卡项目共采集56万条制卡数据,发卡53万张,特约商户已发展近3000家,水、电、气、暖、数字电视等公共事业代扣代缴、市立二院居民健康应用、乘坐公交、出租,停车场支付、校园应用试点等业务已全面上线。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